社會課的報告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馬雅各

1901年,亭仔腳禮拜堂吳道源執事奉獻建地於太平境地號,加上信徒共同奉獻,及巴克禮博士向英國母會女宣募捐得 2000千餘元。1902年9月13日建堂完成,英國母會贈碑命名為「馬雅各紀念教會」,就是今日台南的「太平境教會」(台南市中西區公園路6號),內部牆上有一個英國母會贈送之「馬雅各紀念碑」。該教會內並有一個小型的歷史博物館,收藏一部分馬雅各家族的文物。

1921年3月10日,英國長老總會長巴克禮主持馬雅各醫生之告別禮拜。5月27日,馬雅各二世在台南太平境教會主持父親馬雅各醫生之告別禮拜。

1985年5月26日,馬雅各來台120週年紀念。馬雅各次子馬雅各二世長女之子 Millicent Hope之子Kenneth M. Mclennan (第四代)應邀至台灣,在旗後教會主持馬雅各醫生紀念銅像之揭幕典禮。

1997年9月24日,台南新樓醫院董事、醫生、護士及太平境教會戴德馨牧師、會友一行 28人前往英國馬雅各墓地悼念。

2001年11月22日,馬雅各醫學紀念博物館於台南新樓醫院開幕。

2002年4月22日,馬雅各長子馬士敦(台灣譯:馬約翰)女兒之孫史汀博士(Dr. William Maxwell Steen,第四代)夫婦訪問台南新樓醫院,贈送馬雅各生前之珍貴文物於馬雅各醫學紀念博物館,並主持馬雅各家族影像展的揭幕儀式。

2003年10月27日,台南新樓醫院138年院慶,百年教會影展中展出馬雅各家族文物。12月8日,陳水扁總統蒞臨馬雅各銅像之揭幕典禮。馬雅各銅像的製作者是林坤明先生,共完成二座,分別豎立在新樓醫院台南院區和麻豆院區的門診大廳之外。

2010年3月22日,臺南市安平區「馬雅各長青公園」啟用,面積1.8公頃,座落於建平路長青公寓北側,東緊鄰台南運河,為臺南市首座老人主題公園。

社會課的報告

湯瑪斯·巴克禮英國蘇格蘭格拉斯哥長老教會的傳教士、語言專家。巴克禮於1875年6月5日 (26歲)抵達高雄,主要於台南宣教,設立台南神學院,1895年起,歷經台灣日治時期。他奉獻給台灣60年。107

清治時期在高雄(1875年6月5日-1876年底)

巴克禮於1874 年9月19日,由英國的利物浦出發,歷時三個月抵達廈門,開始學習廈門話。當時台灣人口250萬以上,百分之九十是十七世紀自中國福建移民來的後裔,一小部分是廣東北部的客家人,因此福爾摩沙的語言是與廈門和福建人所講的一致。而英國長老教會差派到台灣的宣教士已經有: 馬雅各李庥甘為霖德馬

1875年6月5日,在打狗登陸,暫居旗後,向打狗的李庥學習傳教,成為英國長老教會第51077位赴台的宣教師 。巴克禮以非常貧乏的語言能力肩挑了教區內12間教會之重任。那個時後,英國長老教會在台灣的宣教事工已經進行十年之久,而馬雅各醫生在台南受迫害的情形已成為歷史,宣教工作已經傳入講台灣話的山腳下平埔族區域了,有些整個村落全部村民集體信教。同年12月21日,台灣北部傳道人在台南府城開會,巴克禮受邀以台灣話講道。

巴克禮牧師初到台灣即受到瘧疾的侵襲,幸好得到旗後醫館的萬醫生醫治得以痊癒。(李庥牧師也是感染瘧疾而病死台灣)

為了使教會往下紮根並建全發展,因此迫切需要培育本地籍的傳教人才。馬雅各醫生於1869年7月在二老口醫館創設「信徒造就班」,得吳桑江協助,提升為「傳道者速成班」。1875年,新樓建成後甘牧師將它接過來,改為「傳教師養成班」,由廈門美國歸正教會盧良教師指導,有7名學生在甘牧師館樓下上課。